心是一壶茶
发布时间:2012-07-09 08:40:00 907次浏览
根据文献记载,茶的种植和使用,始于秦汉时期。当时的饮茶方式十分粗放,一般是将茶叶采摘回来,稍加工后煮汁自饮,或用来招待客人。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位名叫陆羽的人,后人尊之为“茶圣”。他写了《茶经》一书,并创造了全新的制茶方法。据说当时陆羽还曾被招进宫,为皇帝煎茶,得到赞赏,于是茶道大兴,渐成风气。
茶蕴灵性
名山寺院出名茶,苏州碧螺春原名“水月茶”,产于洞庭水月院;虎丘产上等贡茶,色白如月边云,因名“白云茶”。更别说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崂山云雾茶等各地名茶了,或袭了山的灵气,或沾了水的清纯,都使茶脱却尘俗,尽展纯洁淡泊之态。试想,喝了蕴含天地精华之茶,不也能让我们世俗的心中增添几许超然的灵气么?
茶需慢品 有位静参道士,曾把茶的品等分为香,清,甘,活四种。在炉香烟袅之时,细酌慢品,深思遐想,飘逸雅致的韵味便会给人带来澄净平淡的心情,散化心中的郁闷。手握精致茶杯,轻抿一口,醇和馥郁,大概我们都会脱口诵出苏轼的句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中有品位
古时每当士人相聚,迎宾待客,必以烹茶,举行茶宴、茶会,品茗清谈,吟诗联句,诗词书画,佳作迭出。郑板桥曾描述饮茶会友之乐:“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善饮茶者往往文化素养较高,当一杯名茶在手之后,神思飞扬,奇思异想流注于笔端,一篇篇美文便创作出来,这就产生了茶的文学。这文学便是一个人性情品位的极佳展示。
茶中有闲韵
文人要求有清、幽、寒、静、雅、淡之品茗环境,诗僧皎然品茶伴以花香琴韵:“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茶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徘徊。”心中抛去俗念来品茶,方可有“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境界。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伸展四肢……那是怎样的闲适和令人羡慕的逸致呢。
茶中有禅意
品尝生活滋味,哪能一味浅尝辄止?茶中有禅意,意就在于那种天地大道般高远而空灵的意境。和咖啡的暧昧相比,茶显得更加坦荡自然。茶的升降浮沉,恰如世事;茶的由浓而淡,恰似人情;茶的滋味各异,犹如旅程。茶需静品,禅需静心,生活就得平心静气,用感觉沏茶,用静心悟禅,用淡泊名利之心来面对生活,不也就悟得了几许禅机么?!
茶中有文化
有人集巧思妙意,将茶拟成对联,寄寓人生。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有一茶室,名曰“秀翠堂”。门前柱有一副茶联:“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广东珠海市南山山径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最有趣的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倒读则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在这样的地方饮茶,一定别有一番情趣吧。 在纷繁喧嚣的世事中,我们何妨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静下心来品品茶?让我们把心变成一壶茶,包容百味,吐故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