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与坐禅,本属于两个不同领域的行为方式,却被古代高僧圆悟克勤将这两种不同的形态融为一体,以“茶禅一味”四字书与日本禅僧,至此,各国茶人、僧人,无不在这同一前提、同一方式、同一过程、同一结果中以茶悟禅,以禅会茶,感受其一味之世生常在。
禅之观世生,“苦、静、凡、放”是其基础,目的还是“明心见性”。而茶性生发的“苦、甘、平、和”便自然地与禅之要义不约而同,故古今茶人都从茶性出发,将“和、静、美、真”看作是茶道的精神,将“廉、美、和、敬”看作为茶人的德行。
茶之苦,明示的是茶之真。加以它物即非茶。风雨四季,斗换星移,天然造化。任由五色其伪,入口仍是本味。复品之,方得其甘、其醇、其美、其回味。如此,为人、为事、为天下。故茶不能移,志不能移也。
茶之静,为其法。俗尘迷漫,六根未净,哪得真禅。心之燥浮,失得计较,同样难品茶之真味。放下的终是放不下的,得到的终是不曾求得的。
茶之美,为其情。天下万物,不为用不得其值。与器为父,与水为母,美人之饮;与乐同律,与舞同艺,美人之心;与食为调,美人之餐;与药为伍,美人之身;与文为融,美人之学;与理为化,美人之德。
茶性之和,禅意之和,早与道之自然之法、儒之中庸大同共为构筑人类物质与精神家园的一剂良方。和谐心灵方得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方得和谐世界。
欣喜当今世界,茶情茶意已伴随着茶礼不断地促进着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去年的“中俄文化交流年”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将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人民。在今年的“中日青年友好年”活动中,胡锦涛主席又同样是以茶迎客,借茶表情。茶禅一味,一味同心,茶的物质与精神内涵,就是这样无论古今,不分彼此地被不同的民族和宗教所接受,所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