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资讯详细

普洱:茶产业成第一支柱产业

发布时间:2009-11-14 09:07:33  760次浏览
   普洱是举世闻名的“古茶树博览园”,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普洱茶历史源远流长,普洱茶因普洱而得名于世,普洱因普洱茶而闻名四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以来,普洱市把茶产业作为全市最具特色、惠及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加快普洱茶工艺创新、功能探索和基础研究,实现了由“农业普洱”、“文化普洱”到“科学普洱”的跨越。目前,茶产业已成长为全市覆盖面最广,从业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第一支柱产业。

  茶产业不断壮大。1949年以来,普洱市茶产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停顿、振兴、快速发展等几个时期。1949年,实行“恢复老茶园,开恳新茶园,发展茶叶生产”的方针,普洱的茶叶生产得到较快恢复。1958年,“大跃进”造成农业战线劳力紧张,茶园失管,茶叶产量下降。1964年,各县积极开恳茶园。1979年后,在开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高标准的茶叶商品基地,茶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和部分国家及地区。1993年以来,普洱市举办、参与各种茶事活动,普洱茶重新被世人所知,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5月,普洱市被命名为“中国茶城”。到2008年,茶叶种植面积从1949年的1374hm2发展到86204hm2,增长62.74倍;茶叶产量从1949年的350t 增加到42937.1t,增长122.68倍,茶叶总产值达14.89亿元,茶产业覆盖了全市10个县(区)、103个乡(镇)、960个村委会,涉茶农22.9万户、112.8万人,户均收入3088.4元。现有茶叶加工厂246个,有212个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茶产业真正成为了普洱人的民生产业,成为支撑普洱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良种化步伐不断加快。普洱市充分利用现有的院、校、场、所的科技力量,大力倡导科研与生产、试验与推广、生产与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科技改革路子,使科研成果及时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止2008年底,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61.24万亩,占总面积的47.36%;无公害茶园面积20.17万亩,获绿色食品认证6.12万亩,有机茶园面积达到6.41万亩。

  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普洱市一直着眼于与全国和世界市场的对接,紧紧围绕打造普洱茶和名优绿茶品牌的目标,严格执行《云南大叶种晒青茶生产技术规程》、《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等标准,提升茶叶品质。目前,共有名优茶品牌200多个,其中,“牛洛河”、“五一”、“迷帝”、“普秀”、“岩冷”等茶叶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龙生品牌”、“ 柏联品牌” 获“金芽奖”中国十大杰出品牌。全市90%以上的茶叶销往全国各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北美、欧洲等国际市场。2008年,普洱市展开了以“科学普洱、健康人生”为主题的普洱茶系统科学研究和开发,生产出一批方便、快捷、健康,适应都市生活节奏的新兴产品。

  种质资源合理开发。通过历次普查,发现普洱茶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和茶树天然基因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全市有136万亩保护完好种类齐全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和古茶园,有2700年树龄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型世界“茶树王”。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茶树资源,普洱市建立了古茶树群落资源信息库,开展了古茶树基因遗传资源的研究与收集,制定了《普洱市古茶资源保护管理办法(试行)》,设立了古茶树(园)和野生茶树群落保护区。

     茶事活动蓬勃开展。自1993年起,普洱市共举办了八届(每两年一届)集民族文化、经贸洽谈、旅游观光、经济协作为一体的“中国普洱茶叶节”,召开了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一次“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使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学术界关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还是在印度的争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积极组织茶企业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澳门等国内外主要大城市开展普洱茶展销促销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普洱茶市场。此外,《走进茶树王国》、《中国普洱茶文化》、《普洱茶源》、《普洱茶品鉴》等一大批茶叶著作及《普洱》杂志的出版,对普洱茶产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尤其是2008年,普洱市的普洱茶作为奥运会礼品赠送各国国家元首、贵宾、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使普洱茶真正走向了世界。

中国.云南勐海易武同庆号茶庄 技术支持:昆明南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勐海工业园区 Email:tongqinghao@126.com
联系人:张 琴   联系QQ:522517458   电话:13708618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