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已经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史。100年以前,中国垄断着世界的茶叶,而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的生产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产品的零售单价却低于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
这一切并非偶然:分散型加工、散茶为主的销售、科技含量不高、品牌缺失……阻碍了中国茶产业走向世界,这也是导致奥运仅仅是“广告”契机的根本原因。
中国茶产业要想借助“广告”契机,最终走向世界,还需要苦练内功,需要领军企业的脱颖而出,带领中国茶产业实现行业升级。 中国茶叶品牌网cyppw.com
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标准化:提升科技含量。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销售,中国茶产业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导致了中国茶叶的科技含量不高,出口价格和零售单价较低。
作为农产品,茶叶很难实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体标准化,尤其是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广阔生产面积和诸多生产产地的中国茶叶,标准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然而,“立顿”在中国市场的骄人表现,给了中国茶企业一个重要的启示:标准化的“表象”就是要实现产品包装化。
相对于生产、加工的标准化而言,销售端的产品包装化是中国茶企业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实现茶叶深加工,提升科技含量的第一步。也许,茶叶的包装化需要“抹杀”诸如手工包茶等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但这也是中国茶产业“走出去”所需要的“牺牲”。
二是品牌化:提升产品价值。提及中国茶叶只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等名茶,只有普洱茶、铁观音、大红袍等茶的品名,然而,大众并不知道:哪个品牌的茶叶是最正宗的。
虽然中国茶产业有老字号企业,也不乏后起之秀,但是,它们还仅仅是一个能够让大众买到放心产品的“地方”,它们的价值更大程度上在于渠道而非产品。而中国茶产业迫切需要的是产品价值的提升,需要的是产品的品牌化,需要的是能够让大众清楚认知的品牌。
奥运为中国茶产业带来了绝佳的“广告”契机,能否让这一“广告”契机转化为“市场”契机,需要中国茶企业的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茶产业借助奥运,走向世界。